伦敦著名的自由市场Leadenhall Market

从Brick Lane向南走,有另一个非常古老的市场,Leadenhall Market。这里不单是市场,也是节日里搞party庆祝的首选。不仅有固定的店铺,也有经营特色小食品和红酒的活动摊位。来之前我在leadenhallmarket.co.uk上查了一下,这么说的:“Market Stalls operate daily from Monday to Friday between 11am and 4pm.”瞧瞧人家这摆摊的,不仅周六日不上班,平时每天也只工作5个小时!这是来做生意呢还是来钓鱼的呢?网站上又说了:“please contact the individual shops for specific open times.”如此看来,这些固定的shops怎么着也该有营业的了吧,结果愣是没一家开门,全都休息去了。综上所述,我见到的Leadenhall Market真真正正就是个免费旅游景点,想看伦敦人怎么在这里摆地摊,还请工作日再来:(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St Paul's Cathedral

如果你像我一样,背着一大堆东西顶着太阳从Brick Lane走到了Leadenhall Market,那不妨坚持一下,继续向西,St Paul's Cathedral那宏伟的圆顶正在向你招手了。此处是The City金融区的核心,一路都是Bank of England的势力范围,成龙拍的那个《80天环游世界》就是在此取的实景。而可怜的St Paul's Cathedral就夹裹在一大堆高楼矮楼之间,根本无法让人一览其全貌。花£11就可以进入教堂欣赏里面的雕塑和壁画。如果有力气爬完那惊世骇俗的530级楼梯,还可以趴在穹顶的小窗户上俯瞰The City全貌。相当诱人的活动哦,我决定将其安排到我下次的伦敦之旅里。教堂的开放时间和各种旅游项目价格可以参考:stpauls.co.uk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St Paul's Cathedral和Millennium Bridge

能够一睹St Paul's Cathedral的圆顶我已经很知足了,心想要不咱折回旅馆洗洗睡吧。哪知刚迈出回家的左腿,就发现教堂正对面有一座很漂亮的桥,什么桥呢?过去一看,哇,这不正是传说中的Millennium Bridge么!原来不认真做功课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可以享受发现的惊喜和乐趣!

伦敦的著名建筑Millennium Bridge

英国政府为了迎接2000年搞了两个形象工程,一是London Eye,另一个就是Millennium Bridge(千禧桥)。这座颇具太空感的桥又是出自Norman Foster之手,并在2000年6月10日正式落成启用。我在Discovery Channel看过一部纪录片,专门讲述大桥的奇幻历史。它在开桥的第三天就被迫关闭,原因是摇晃得过于剧烈,仿佛一架超大号的秋千!以一个完全外行的眼光来观察这座桥的外型,它虽然有悬索桥的下半身,却没有上半身。作为艺术品来讲这很美,但作为建筑工程来讲似乎有点玩票了!想想金门大桥由几万吨的钢索拉着还晃个不停,Millennium Bridge一根钢索都没有,却在开桥的时候涌上了两万多人,能不荡秋千么!Norman Foster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寻求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解决大桥摇晃的办法,最终他办到了。所谓大师并非不可以犯错,关键在于能否勇敢地承认错误,努力地弥补错误。Norman Foster用他的行动捍卫了一代建筑大师的声誉,让这起著名的摇晃事件最终变成了广大游客津津乐道的故事,而非政府屏蔽的敏感关键词。

伦敦泰晤士河边的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

Millennium Bridge横跨在泰晤士河上,如同时间隧道一样连接了古老的北岸和新兴的南岸。南岸有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顶上伸出一段烟囱似的塔楼。它原本是个发电厂来着,但现在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伦敦市乃至全英国现代艺术的集散地,它便是Tate Modern(泰特现代美术馆)!

伦敦Tate Modern旁边休闲的人们

伦敦人一向以优雅、保守外加那么点傲慢著称,但来到Tate Modern周围,这些固有的观念就统统飞到了九霄云外。美术馆仿佛一台时光机器把人们带回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的阳光海滩上,嬉皮士们席地而坐,花童穿行其间……

伦敦Tate Modern的行为艺术

(绿坝娘娘,这张图不是黄色图片,都穿着裤衩呢,请您不要关闭浏览器哦,谢谢!)Tate Modern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美术馆这东西并非让人来膜拜艺术的,而是争取让每个参观者融入其中。在这里,晦涩难懂的后现代作品突然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羞涩的你可以把嚼完的口香糖粘在墙上,宣称这是刚刚完成的微缩雕塑。奔放的你则可以选择把裤子一脱站定别动,立马就会有人大叫,“快看,这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来自House of Fairy Tales的魔法婆婆

各色各样稀奇古怪的人群中,我发现了这位奇特的老婆婆,拉风的小小白再次不辱使命,被我拍了一张的老婆婆径直走过来,说:“Your camera is really beautiful, so I think your photo is beautiful, too”。得得,这是哪门子逻辑啊。接着,老婆婆便要我把照片寄回给她,说了半天说不清楚,她便要给我找一本“Pastport”,护照?在一堆魔法学校教具似的奇特物件中搜罗了片刻,老婆婆拿给我一本护照,全名是“The House of Fairy Tales / DO IT YOURSELF / PASSPORT”。她像传授武林秘籍似地把护照交到我手上,此情此景极像《功夫》一开头那个老乞丐把《如来神掌》小册子卖给童年的周星星。我的结论是,通读此本Passport,然后就可以骑上笤帚满天飞喽……事实上,我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好一阵子,也没搞清楚这护照是干嘛用的,至于这个神秘组织的网站,http://www.houseoffairytales.org/,就更看不懂了,是不是看懂了以后才能满天飞了呢?

一位名叫萨廖埃尔·约翰逊的文学大师曾经说过,“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这座世界金融中心,全球四大城市之一,曾经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却没有带给我任何的紧张和压迫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可以说这是由于王室对园艺的热爱,由于英国人对博物的喜好,由于Ken Livingstone市长对交通的治理,或者由于历代文学艺术从未间断的传承。但如果非让我具体地描述这种感觉,它就如同弥漫在Rubens Hotel四处的奶酪香气,你知道它无时不在,却永远搞不清来自何方。为纪念这一丝令人留恋的奶酪香,特作此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