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加州的几条公路,要数太平洋岸边的CA-1最出名;离它不远的是US-101,连接了绝大部分繁华的城镇,也是湾区人民上下班的生命线;再往东,加州中部的I-5和CA-99是交通运输的主力,也是欣赏各种花式大货车的好地方。继续往东,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山那边,其实还有一条重要的公路,US-395,因为远离大城市,这条路上无论游客还是大货车都不多,堪称避世隐居修仙成佛的绝佳选择。
US-395南端的死亡谷(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是加州人民常去的一个地方。它很年轻,1994年才被命名为“国家公园”;它的面积很大,全美排名第二,约等于黄石加上大峡谷!
这么个傻大傻大的戈壁滩,随便去哪个景点都要开一个钟头的车。夏天还热得发疯,《谷歌无人车通过加州死亡谷耐热测试:气温高达56.6度》,新闻里都是这么写的。但就在死亡之谷中,却有一处神奇的所在,那里的石头会走路。这地方叫“Racetrack Playa”,是个干盐湖。虽然每年有一百多万游客到访死亡谷,但能来“Racetrack Playa”看看的,一天不超过50个。为什么呢?首先,从我们住宿的Pahrump市开车到火炉溪游客中心(Furnace Creek),需要1小时;然后,再开车到公园北端的优比喜比火山口(Ubehebe Crater)又需要1小时。柏油路到此结束,接下来,如果没改主意的话,还有26英里乱石路要走。国家公园的网站上是这么描述它的:“到Racetrack的路很烂,四驱车、高底盘和扛造的轮胎必备。租的车就省省吧,必然爆胎。夏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特别小心,热得要死且绝对没有手机信号。从火炉溪开过来至少3.5小时,单程。”在Tripadvisor上,我又找到了一位死亡谷公园管理员的留言,他这么说的:“我们游客中心里有一块石头标本,是从那条路上捡来的 。它大概有6英寸长,形状像鲨鱼的牙,有刃的那边绝对可以砍人。我对游客们说,如果你有备胎且路上只有一块这样的石头,那你就去吧……”
我靠!要知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些会走的石头了,它们是我儿时的一个梦。如今梦就在眼前,挡在中间的却是在川藏北线上连爆两胎的惨痛回忆,这是要变恶梦啊。况且川藏北线再荒,也能打通报警电话;在这鬼佬美帝,手机跟摆设似的,身边还多了个四岁的小伊……去呢还不去呢,直到前一天晚上,我还坐在旅馆的写字桌前纠结。
通常这个时候,老婆就要登场了。一般的老婆会说,哎呀那就别去了,有那心思想想怎么买学区房不好嘛。但咱这老婆不一般,人家说:“既然是儿时梦想岂有不去之理!咱多带点吃的喝的,万一抛锚了就在外面睡一宿又能怎滴,我就不信没人来救!”得嘞,那咱就出发吧!
实际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刚开始的两英里的确乱石横飞,时速只能控制在5迈左右;接近终点的两英里则是搓板路中的极品,比当年的川藏北线有过之无不及;但居中的20英里碎石路却是相当平整,车速一度飙到40迈,身后甩出漫天的尘雾。这其间还有一大段路可以看到约书亚树,长了满满一片山坡,个头虽然不大,但妖气不减,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魔法王国……
算上在“烧水壶路口”(它真的叫Teakettle Junction)休息拍照,单程1个小时零10分钟搞定,如果不是开头和结尾的部分颇具挑战性,其实开个普通的小轿车也行。这让我不禁产生了阴谋论的想法,难道公园管理员故意吓唬人,想把大部分游客拒之门外?
不过这样也好,每个抵达终点的幸运儿都能包场似的独占好大一片盐湖,想怎么耍就怎么耍,完全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这里没有人啊!
至于这些不老实的石头为什么会走路,就让我们暂且保守秘密。今天我圆了儿时的一个梦,也顺便给小伊的童年种下了一个梦,等她长大后再来和这些淘气的石头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