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 在爱国的名义下

(2007-9-28 10:30:32)

王佳芝爱不爱易先生?色戒上映之后,看见网上讨论最欢的话题就是这个。当然,也有说《色戒》是给汉奸翻案的,也有说易先生压根就是重庆方面安插在汪伪政府里的特工的。反正唾沫飞来飞去,归结为一句话,王佳芝真是够傻。且不论王佳芝的智商如何,换另一个女人上去,在那种社会环境下,结局能比她好的,有几个呢?在水木上还看到一篇贴子说,李安拿中国的历史当儿戏,拿民族英雄当儿戏。估计这哥们是智取威虎山看多了,满脑子都是杨子荣的光辉形象,除了和杨子荣一样的,都不能算是“革命党”。十年前,那部惊世骇俗的《红色恋人》上映时,就引起过一阵轩然大波。不知道张国荣饰演的“靳”挨了多少回批斗,这个贪恋女色的家伙简直是把许云锋江姐的脸都丢尽了!想想当年潘冬子能亲眼看着妈妈被伪军活活烧死,一个半路相识的“秋秋”又算个啥呢?但是革命、救亡、爱国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爱国了就可以不考虑人性么?又有人问了,国难和人性哪个大?但张爱玲在写国难么?恐怕不是。尚且不说,王佳芝这个人,从头开始就不是个爱国青年,她的眼神里没有邝裕民那种救国救民的光。并非每个受压迫被欺侮的人都会产生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我想这是很合理的。王佳芝就应该是这么个“毫无大志”的人,她只是暗恋风华正貌的进步青年邝裕民而已。但就是为了这份暗恋,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且还为一种近乎荒诞的理由失去了贞操。这个开头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不过是在爱国名义下的一场闹剧罢了。在这种前提下,她和易先生的感情,就比较水到渠成了。即使一开始她可能有意勾引,后来也不免动了真感情。不是有一种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疾病么,指在长时间的绑架犯罪中,被绑架的人和绑匪会产生一种依恋的感情。人就是这么怪异,没办法。故事的结局人人皆知,只是中间的进展有些过快了,王佳芝怎么被易先生感动,进而产生了感情,表达得还不够,也许这就是那几场床戏的作用。所谓没床戏,没真相;党不让我们看床戏,我们也无从知道她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了。李安向来擅长表现人物内心细致复杂的情感,以及由这种情感带来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饮食男女》里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伯,竟然爱上了邻家的儿媳归,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所以,想用看董存瑞炸碉堡的眼光去看《色戒》,那还不如去重温一下《在烈火中永生》好了。

电影海报 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