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Jerusalem)

一夜的长途飞行,继而开车穿行在黎明前的中东荒漠,破晓时分,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这座沉睡中的千年老城还没有清华校园大,但却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城,相传世界的起源地、曾经世界地图的中心。默罕默德在这里登天,耶稣在这里受难,耶和华的声音回荡在锡安山上。人们把和平的心愿托付于此,但偏偏战争成了这里的主旋律。于是,无数宗教典籍、历史文献中都要不停地重复这个神奇的名字,圣徒与士兵共同的归宿——耶路撒冷。

黎明时分的耶路撒冷圣城

为时两周的以色列之旅便从这座山城开始,每座山都有故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各大名山之中,要数圣殿山(Temple Mount)最引人注目。说是山,其实它是依着耶路撒冷古城东墙而建的一处高台,高台上的圆形金顶便是如雷贯耳的Dome of the Rock(圣石圆顶,或者叫圆顶清真寺,或者随便你怎么翻译)。

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城的圣殿山(Temple Mount)

《古兰经》里讲了这么个故事,公元620年7月27日夜里,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受安拉启示,骑着飞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踩着一块巨石登天了。在天上,他拜会了古代先知,也见到了天堂和地狱。为纪念登霄夜游的神迹,7月27日便被定为伊斯兰教的登霄节;耶路撒冷则成了穆斯林心中继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大圣城。而先知穆罕默德踩的那块巨石,就供奉在Dome of the Rock里。但从另一方面讲,早在公元前957年,以色列国伟大的君主所罗门王(King Solomon),就已经将犹太教神殿(史称第一神殿)建造在圣殿山上。犹太教徒认为,耶和华造亚当的土就来自于此;而穆罕默德上天拜会的古代先知,则无非就是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Abraham)和摩西(Moses)。可以想象,作为两大宗教共认的圣地,圣殿山的地位有多么崇高并且敏感。虽然伊斯兰教后来居上占了地盘,但犹太人从未放弃夺回圣地的愿望,这也可以看作是中东地区几十年冲突不断的一个缩影吧。

以色列耶路撒冷老城的地图

耶路撒冷古城内部划分为4个区域:犹太区(Jewish Quarter)、穆斯林区(Muslim Quarter)、基督区(Christian Quarter)和亚美尼亚区(Armenian Quarter)。古城有8个城门,最西边的Jaffa Gate是与新城连接的通道,南边的Zion Gate则通往神圣的锡安山(Mount Zion)。位于圣殿山脚的Golden Gate一般不开放,它正对的橄榄山(Mount of Olives)是个俯拍的好地方。下面,朝圣之旅正式开始!

橄榄山(Mount of Olives)

橄榄山就是拍摄上面那两张照片的立脚点,这里有家旅馆名叫7 Arches Hotel,旅馆门前的空地是绝佳的观景点。清晨时分,开车至此,等着太阳爬上背后的山头,把第一缕光线披洒在圣城上。此时即使是不信教的我,也想找个神仙跪拜下来许个心愿。

我问美美,你知道第一张照片下半部分山坡的阴影中是什么东西么?美美说,是房子?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50%!

耶路撒冷橄榄山(Mount of Olives)的犹太人公墓

它们的确是住人的,不过不是活人。它们是犹太人的石棺。《约珥书》(3:2)中写道,耶和华要聚集万民,把他们领到约沙山谷(Valley of Jehoshaphat),在那里进行最终的审判。这个山谷正是位于圣殿山和橄榄山之间。为了能在最终审判时赢得好“席位”,每个犹太人都想死后安葬在山谷附近,所以在橄榄山的西坡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犹太公墓。

耶路撒冷橄榄山山脚的万国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

公墓以下,是一座漂亮的天主教堂,名叫“万国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正面门顶的壁画让我第一感觉就想起了斯坦福大学的Memorial Church

耶路撒冷橄榄山山脚的万国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内部

这座教堂的建设费用来自于很多不同的国家,因此得名。在教堂内部的穹顶上,镶嵌着这些国家的国旗,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德国和美国。

耶路撒冷的Russian Orthodox Convent of St. Mary Magdalene

万国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如果不介意顶着大太阳爬山,在它旁边还能看到一座东正教堂,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他母亲修建的,名字有点长,叫Russian Orthodox Convent of St. Mary Magdalene。其中Mary Magdalene是耶稣的一位忠实的女性信徒。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出乎我的意料,有位老大爷曾用英语问我:“你会俄语么?”“不会。”我说。“你在这里呆上两个星期,保证就学会了。”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