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eche Mode - 冷艳盛放的电子玫瑰

(2009-3-31 10:38:15)

Depeche Mode始于1980年代,三位英国小伙Vince Clarke, Martin Gore和Andrew Fletcher组建了一支乐队。不久之后,另一个叫Dave Gahan的家伙被拉了进来。按wiki上的说法,拉Dave入伙的原因是他给David Bowie来个了模仿秀,而这位David Bowie的粉丝加入乐队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改了名,Depeche Mode这个名字来自一本同名的时装杂志……在那段重金属横行的岁月里,Depeche Mode冰凉凄艳的电子曲风显得异常扎眼,不知道多少麻痹在重金属癫狂中的乐迷被电子合声器的节奏拉回了人世。从另一方面说,在我认识的乐队里,Depeche Mode是相当长寿的,从建队到如今快30年了,主要成员一直没有大的变动,和Aerosmith、Rolling Stone之类的摇滚老油条有一拼,在爱赶时髦的Electric/New Wave之流中更是鹤立鸡群了。

Depeche Mode Speak & Spell (1981)

1981年Depeche Mode发行了第一张专辑Speak & Spell,Vince Clarke包办了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同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重金属天团Metallica成立了。正如Speak & Spell第一首歌的名字,“New Life”,很多人的生活从此为之改变,新的生活降临了。这个时候的Depeche Mode还真有些“赶时髦”的气息,甜美俏皮,活蹦乱跳。专辑最终爬到了UK榜的第10,对于一个新乐队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Depeche Mode A Broken Frame (1982)

Speak & Spell发行之后不久,Vince Clarke离开了乐队。Depeche Mode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于1982年发行了这张A Broken Frame,Martin Gore成了作曲人。专辑本身可能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它却是乐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此,Depeche Mode走上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跨界”路线,或者叫“混搭”路线。赶时髦的甜美俏皮慢慢淡去,冷峻的黑色成了他们标志性的打扮。

Depeche Mode Some Great Reward (1984)

1984年的Some Great Reward,流水一般冷色的合声器与浑厚暖色的男中音相得益彰,已经成为乐队最为显眼的标识。从这张专辑开始,Depeche Mode已经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声音,只要听5秒钟,就可以把他们从众多乒乓乒乓的电子乐中分辨出来。

Depeche Mode Music for the Masses (1987)

1987年,Depeche Mode发行了大热专辑Music for the Masses,正如标题所期望的,这张专辑获得了乐队历史上最好的销量。头一首主打歌Never Let Me Down Again也因其众多的Remix版本,成了我认识Depeche Mode的第一支歌。当然,Never Let Me Down Again远不算最牛的,据说本专辑的第三首歌Strangelove有多达15个混音版本!老天,知道什么是电子乐了吧。这张专辑里虽然没有像1984年的People Are People那样非常走红的单曲,但所有曲目的水准都相当了得,Bonus tracks还附带了Agent Orange这样的佳作,相当值得收藏。

Depeche Mode Violator (1990)

1990年的Violator,Depeche Mode的巅峰之作。专辑封面最为精准地定义了什么叫Depeche Mode风格,黑色的浪漫。而令人欣喜的是,他们没有成为Kraftwerk那样的机器人,电子节拍固然冷冰冰,但从不缺少吉他润色。Dave Gahan的男中音更是浓黑中的一抹亮色,如同那支浸泡在黑暗中的红玫瑰。这种电子化人声与音乐天衣无缝的衔接就是Electrical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后,我要做一点点广告。今天之前,也许我提到的绝大多数音乐你都无从寻找,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Google推出了音乐搜索。想体验一下正版音乐的魅力么?去Google音乐搜索里面找找Depeche Mode,看看有多少专辑可以听?不妨对比一下国内其它的音乐搜索,稍一比较便知高下。如果还不信,可以再试试前面提到的Kraftwerk,或者更加生僻的Primus,啊哈!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Google服务,即使包月付费我也心甘情愿:)最后,一半广告语,一半真心话,“有了Google音乐搜索,我的新生活开始了!”

  试听一首:Never Let Me Down Again